公告版位
地址:台南市臨安路二段281號 電話:06-3585189

- Sep 11 Thu 2008 12:44
常見的眼睛症狀(二)
- Sep 10 Wed 2008 12:43
常見的眼睛症狀(一)
常見的眼睛症狀(一)
近視
近視,簡單的說,就是看不清遠方的東西。
看不清的原因是因遠方的影像,進了眼睛後,影像沒有正確的投射在視網膜上,反而投射在視網膜前面,使眼睛失焦,就看不清遠方的影像。
近視分為兩種主要類型:
屈折性近視
眼軸雖正常,因『角膜或水晶體的睫狀肌』無法調節到看遠物時所需要的厚薄程度,使光線折射過於彎曲,影像投射聚焦在視網膜前方。
造成「屈折」的原因,一般的看法,也是認為因『長期性近距離作業太多,引起睫狀肌太緊張,睫狀肌之肌力的調節力變差,造成角膜或水晶體無法恢復正常原形。
屈折性近視在形成初期時,會形成「假性近視」,若疏忽不管,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真正的近視。
軸性近視
指的是眼睛的『眼軸過長』,眼軸是指從角膜頂點到黃斑中心窩之間的距離;一般正常的眼軸,平均約為2‧4公分左右,只要過長0‧1公分,就會產生3‧0D的近視。造成眼軸過長的原因,一般的看法,則是認為長期性近距離作業太多,引起睫狀肌太緊張,睫狀肌會製造廢物,造成眼軸過長。
- Sep 10 Wed 2008 12:42
常見的眼睛症狀
- Sep 09 Tue 2008 12:40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科園區員工盛行率超過五成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科園區員工盛行率超過五成
黃斑部病變是一種常見於六十歲以上老年人的眼球病變,不過有醫師發現,我國科學園區的高科技工作者,因為高度近視盛行,加上工作長期受光刺激等,超過五成患者正值青壯年便出現黃斑部病變。
老化是黃斑部病變最主要的原因、約佔所有患者七成以上,在竹科門診接獲的黃斑部病變反倒以中壯年居多,老年黃斑性病變的比例估計不到一半。在這些中壯年的黃斑部病變患者中,又以高度近視所致居多。還有一些年紀不大、也沒有高度近視的自發性黃斑部病變,則懷疑與工作長期過度光照有關。由於黃斑部位於視網膜的正中央,正對瞳孔位置,雖然該處面積只有一元銅板的十六分之一,但由於位於中央視力區,民眾眼睛直直看出去、中央往外放射二十度以內的範圍都與這裡相關,一旦出現病變,幾乎可說是「往那看,就看不到那」。
- Sep 08 Mon 2008 12:38
年輕型白內障 逾5成病因是高度近視
年輕型白內障 逾5成病因是高度近視
白內障是一種老化現象,患者多為50、60歲以上的銀髮族,但臨床上,也有一些5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高雄長庚醫院臨床分析173名年輕型白內障患者,發現5成2患者是高度近視,比5年前高出3成,也凸顯高度近視的問題更加惡化。
高雄長庚眼科主治醫師吳佩昌表示,在2002年臨床分析該院109位年輕型白內障患者的致病原因,排除外傷、虹彩炎、服用類固醇等因素後,其中以不明原因佔5成5最高,其次是糖尿病2成4,第三才是高度近視約佔2成1。
隔了5年後,今年2007年,分析173名年輕型白內障患者,致病原因排序出現大變動,其中高度近視從5年前的2成1上升到5成2,其次是糖尿病的2成8,不明原因掉為2成。
吳佩昌說,從這項臨床追蹤,發現高度近視造成年輕白內障的問題逐年惡化,值得密切注意。吳佩昌說,近視度數超過600度以上,即為高度近視,而近視不是配一副眼鏡即可,其中牽涉問題廣泛又複雜,包括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球病變可能提早形成,甚至併發各種視網膜病變。
吳佩昌強調,一般人會有一個錯誤觀念,高度近視只要雷射手術視力改善,就沒事了。事實上雷射手術只是表面功夫,幫你拿掉眼鏡,但高度近視可能引起視網膜病變,更不容忽視,所以定期檢查視網膜,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Sep 07 Sun 2008 12:37
近視
近視
指景物的影像落在視網膜之前即近的看的見,遠的看不清楚
其原因可能是眼軸(球)過長,水晶體或角膜的曲度過大所致。
- Sep 06 Sat 2008 12:37
遠視
遠視
指景物的影像落在視網膜之後,近的看不清楚,遠的也看不清楚
其原因大多數是先天性眼軸(球)過短
(正常人在5歲之前為遠視眼)
水晶體或角膜的曲度過小(較扁平)所致
一般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視力很好,可以看的很遠,以為是遠視其實這種具有正常以上的好視力稱為「正視眼」,而不叫遠視,雖有人視力奇佳,可看到3.0,也是正視眼
- Sep 05 Fri 2008 12:36
散光
散光
主要原因是角膜或水晶體的曲度不均所引起,所看到的影像有重影或歪斜。
散光又有規則和不規則兩種,前者原因以先天性居多
常有人自覺景物有雙重影像,就自認為是散光,其實只要是屈光不正影像無法清晰的落在視網膜上,就可造成重影,不獨散光為然。
- Sep 04 Thu 2008 12:35
聽說使用雷射治療近視會有後遺症,是真的嗎?
聽說使用雷射治療近視會有後遺症,是真的嗎?
LASIK不利於你的生活,因為你的視力是個動態的過程,隨著年齡日增,一直有不同的變化,不應被手術給限制住。雷射手術有許多後遺症,譬如:根據美國FDA統計,超過30%做過LASIK的人,因為夜視能力變差,不能在晚上開車。美國和加拿大都正在立法禁止做過LAISK手術的人,在夜間開車。
2000年時,加拿大眼科醫學協會已通過,將做過LASIK手術者列入高風險駕駛人名單中。無論採用多麼高的科技,雷射手數的失敗率仍有10-15%。
有沒有注意到,幫你做雷射手術的醫師,自己為何還是戴著眼鏡?同時,許多做完雷射手術的人,雖然摘掉了近視眼鏡,卻開始要帶起老花眼鏡,因為老花眼是不能被雷射掉的。雷射手術並沒有改變你是近視眼的事實。最後,別忘了做過雷射手術的人,未來視網膜剝離的風險遠高於正常人。
- Sep 03 Wed 2008 14:33
近視女玩水上摩托車 視網膜剝離險失明
近視女玩水上摩托車 視網膜剝離險失明
高雄一名女大學生有七百度的高度近視,月前到泰國旅遊玩水上摩托車,享受海上馳騁快感後,視力卻出現模糊,返國就醫,經檢查右眼視網膜剝離,醫師緊急手術修補,視力才慢慢恢復。
高度近視 避免激烈運動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佩昌表示,近視六百度以上即屬高度近視,因眼軸變長,視網膜被拉撐,四周結構脆弱,容易因外力影響,出現裂孔或剝離,應避免從事激烈運動,否則一旦視網膜剝離,恐有失明之虞。
該女大學生近視近七百度,騎乘水上摩托車後,視力突然模糊,「眼睛好像有東西擋住」,返國就醫,醫師發現她的右眼視網膜已剝離,左眼也出現格子狀退化,雖有裂孔但未剝離。
女大學生身材修長,外語能力很強,大學畢業後計畫當空服員,很擔心因視力障礙阻礙環遊世界的夢想。
- Sep 02 Tue 2008 12:32
高血壓、青光眼 早午看病大不同
高血壓、青光眼 早午看病大不同
不少老人家天一亮,就趕到醫院看病,幾乎已成為銀髮族固定的作息方式;但在晨間看病,對高血壓、青光眼病人來說,可能並不恰當,因為根據臨床經驗,不論是血壓或眼壓,在剛睡醒兩小時內會比平常測量值還低,如果早上看病,難免會讓醫病雙方誤以為病情控制良好,因此建議這類病患切勿固定在某一時段看病,或許更能真實反映病情。
許多醫院的慢性病門診,往往在一大早就湧入不少老人家等著看診,一方面可避開上班交通尖鋒時刻,二方面趁著病人不多時,可和醫師多聊幾句。但這種選在早上八、九點看病的時機點,可能並不太適合有高血壓或青光眼病史的病人,主要是血壓和眼壓都會隨著時間及晝夜出現高低起伏的波動變化,如果忽視這一點,病人所測量的數據難免會有偏差。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曾淵如指出,根據他以1000名高血壓病患接受24小時血壓監視器所進行的統計發現,若依照正常作息,高血壓病人從入睡到晨起這段睡眠期間,是一天當中血壓最低的時候;至於血壓偏高的兩個時段,則是上午10~11時及下午3~5時,其中原因除了血壓的自然波動外,和工作、情緒壓力有關。
因此,如果高血壓病人在上午10時以前到醫院量血壓,可能因為才剛起床或還沒有劇烈的活動,這時所測量的血壓就會比平常低。同樣的,高血壓患者在午飯後有睡午覺的習慣,睡醒後血壓值也會較平常低10~20毫米汞柱。
至於青光眼患者的眼壓波動情形,在眼科醫師也有類似經驗。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根據統計,成人的平均眼壓為16毫米汞柱,並且在睡眠期間眼壓降到最低,即使是青光眼患者的眼壓,在睡醒的兩小時內,也多半較平常測量值為低,甚至兩者相差可能達到10毫米汞柱。
因此,呂大文認為,如果青光眼病人是在早上看病,在測量眼壓時所得的數據,可能會有誤差;雖然目前是以21毫米汞柱為正常眼壓上限,且臨床上不能以一次眼壓測量作為診斷依據,但對於老病患且需長期追蹤眼壓的患者而言,如果每次都以早上測量的眼壓為依據,難免失真,進而影響醫師的診斷及用藥。
- Sep 01 Mon 2008 12:30
做近視手術 六年後視力剩下0.02
做近視手術 六年後視力剩下0.02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新竹市議員張祖琰昨天在議會質詢時指出,他有朋友幾年前做雷射近視手術後,視力反比未手術前差,僅能歪斜著眼看人;另有朋友十二年前做了角膜層狀重塑術,原本術後視力正常,卻在六年前視力退化,現在幾乎失明。張祖琰說,雷射近視手術很風行,但風險評估及術後追蹤卻很少,醫政單位很少這方面的衛教宣導,要求衛生局應做近視手術的總體檢,並做術後追蹤紀錄。
張祖琰指出,他有位中年男性友人,近視度數達一千三百度,十二年前經醫師評估後進行角膜層狀重塑術(簡稱ALK),術後視力有一點○,但六年前視力開始出問題,像是看書時字體會扭曲、度數急速回升,經檢查後雖有做角膜修補,但視力仍不斷惡化,現在視力不到零點○二,幾呈失明狀態,原本從事的研究工作也被迫離職,出門得靠家人攙扶,要靠近眼睛十公分才認得出人。
另外,張祖琰也舉一個朋友三年前進行雷射角膜層狀重塑術(簡稱LASIK),原本近視九百度,手術前戴眼鏡後視力有一點○,但經雷射近視手術治療後,視力沒變好,即使戴眼鏡,也僅有零點五及零點八的視力,甚至得眼睛斜歪某個角度,才能看見東西。
- Aug 31 Sun 2008 16:30
近視手術變遠視 判醫賠72萬
近視手術變遠視 判醫賠72萬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嘉市信合美聯合診所前眼科醫師楊元凱為未滿十八歲的游姓女生進行雷射近視手術,不料術後變成遠視;游女因而控告醫師過失傷害,但醫審會鑑定無醫療過失獲不起訴,游女提出民事求償,法官裁定診所及醫師應賠七十二萬餘元。目前就讀博士班的游女,在八十九年時到嘉義市信合美聯合診所接受楊元凱醫師進行雷射近視手術,之後回診,卻發現手術導致遠視及輕度散光,游女指訴,該診所另名醫師告訴她,因楊元凱雷射劑量設定過多,導致手術殘留遠視,指控楊元凱在手術前並未告知手術後可能產生遠視的後遺症,且曲解、隱瞞所使用的雷射近視儀器原廠因安全原因,規定施用者需滿廿一歲的規定。
經鑑定醫師無過失
被告辯稱,該案經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並無過失,已不起訴處分,且施作時,患者家長簽署雷射手術同意書上已載明「因個體差異手術後有過度矯正、矯正不足、屈光回退」等風險,而游女當時差三個月滿十八歲,楊元凱曾問她是否等到滿十八歲再做,惟游女表示暑假有活動,而滿十八歲後再手術是為避免日後近視增加或再出現。
法官調查後,認為被告明知原告未滿廿一歲,施此手術不安全,該雷射儀器產品說明書上亦載述「雷射手術系一項對病人眼角膜所施永不可回復或不可改變的手術」。
法官認違說明義務
同意書上雖載明有「過度矯正、矯正不足、屈光回退」等風險,但係專業用語,若非專業人士實難理解;認定被告違反說明義務,隱瞞、曲解雷射近視手術,使原告無法正確評估手術風險,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害,判決診所與醫師應連帶給付使用遠視隱形眼鏡到八十一歲的費用為五十二萬三千餘元及精神慰撫金廿萬元。
- Aug 30 Sat 2008 12:29
造成台灣人戴眼鏡比率世界第一的原因之一是
造成台灣人戴眼鏡比率世界第一的原因之一是
大多數人視力有問題就只會用戴眼鏡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造成一輩子戴眼鏡且越戴越深
- Aug 29 Fri 2008 12:28
台南縣國中小「惡視力」全國8、11名
台南縣國中小「惡視力」全國8、11名
台南縣九十五學年度國中、國小學生裸視視力不良率分別為68.42 %及40.43%,分占全國第8名及第11名,而縣內國中生裸視視力不良率已高於全國平均值,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則比全國平均值略低。
縣府主計室在國中小學生的視力檢查專題分析中,公布九十五學年度國中、國小學生視力檢查結果,國中生裸視視力不良人數28334人,占檢查人數的68.42%、國小學生視力不良人數32015人,占檢查人數的40.43%。
國小視力不良率 略低平均值
最近5個學年度以來,南縣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除九十二學年度降為33.58%,九十一、九十三及九十四學年度都在36%至37%,九十五學年度一躍成為40.43%,該學年度全國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平均值為43.05%,所以,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比全國平均值略低。
國中生不良率 高於平均值
國中生的視力不良率在九十一至九十四學年度都維持在65%至66%,九十五學年度提高為68.42%,全國平均值則為68.18%,也就是說,縣內國中生裸視視力不良率已高於全國平均值。
北市國中小學生 均排名第1
主計室同時公布九十五學年度各縣市國中、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排名,台北市以國中生視力不良率76.53%、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50.8 1%,雙雙排名全國第1,台南縣國中生視力不良率排名全國第8名、國小則排名全國第11名。
- Aug 28 Thu 2008 12:28
台灣校園已成近視王國
台灣校園已成近視王國
比較表 |
小一學童 |
小六學生 |
國三學生 |
高中學生 |
20年前 |
3% |
28% |
||
現在 |
21% |
62% |
77% |
85% |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台大醫院眼科教授林隆光所執行的95年度「台灣地區6-18歲學童屈光狀況之流行病學」調查,今天正式公布研究結果,台灣校園生已經成為近視王國。
調查發現,台灣地區
小學一年級學生已有兩成罹患近視,其中絕大部分原因都是後天環境造成,包括長時間上網、打電玩、看電視等不當的用眼習慣有關。
到了小六,眼力視力越來越惡化,20年前小六學生近視比率為兩成八,到了去年就增加至六成二
到了國中三年級,近視比率變成了七成七
進入高中更為嚴重,八成五的高三學生都成了近視族
值得一提的是,罹患近視之後,平均每一年會增度一百度,換句話說,如果小學就近視,到了成年之後,幾乎都會變成高度近視,度數都會超過600度。
對此,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佩昌就建議,如果一定要近視,最好可以撐到高中以後再近視,因為到了高中時期,近視度數就不容易超過600度。
吳佩昌強調,許多民眾都以為鄉下孩子比較不會近視,但隨著電腦普及化,不少鄉下學童也成了近視族,一名家住潮州的小一學童在學了一年的電腦之後,也成了近視,必須配戴眼鏡。
吳佩昌提醒家長,小朋友讀書時,光線一定要充足,看電視距離需超過 三公尺 以上,每天看電視不超過一小時,看書寫字得保持35公分 以上的閱讀距離,每閱讀半小時,就休息10 分鐘。
- Aug 27 Wed 2008 15:53
開學了小學生視力卻變差
開學了小學生視力卻變差
開學了,小學生的視力也變差了,疑與暑期接觸電腦與電視遊樂器有關。自從開學以來,各國小均為學童進行例行性健康檢查,並將戴有健檢結果的回條交由學童帶回家,不少家長看了回條後,才赫然發覺心肝寶貝的視力又變差了。不捨之餘,他們只好陪子女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視力檢查。
+長達兩、三個月的暑假,功課壓力遽減,雙眼也獲得比較充裕的休息,因此以往到學期之初,國小學童的視力都有些微改善,唯獨近幾年反常現象。從這些學童普遍有眼睛紅腫、乾澀、疼痛等情形看來,應和長時間接觸電腦、電視遊樂器有關。
孩子缺少戶外活動長時間待在家中,室內待久了,這些孩子自然把精力花在電腦及電視遊樂器上,長時間盯著電腦或電視螢光幕,眨眼頻率變少,加上室內空調的除濕效應,淚液蒸發速度加快,眼睛即出現乾澀、疼痛感,久而久之視力當然受到影響。所幸,這時候的視力減弱,只是睫狀肌過度收縮所造成的麻痺現象,即俗稱的「假性近視」,眼鏡族改變用眼習慣,並讓雙眼獲得必要的休息,大都能恢復正常。如果孩子非得使用電腦不可,應調整螢光幕和室內環境的對比光度,減少眼睛刺激;平均每三十分鐘,就應休息十分鐘,而且休息時應看看遠處的景物,調節睫狀肌的功能。此外,平常應讓孩子多攝取雞蛋、牛奶、紅蘿蔔、番茄、馬鈴薯等富維他命A的食物。
- Aug 27 Wed 2008 12:56
近視度數對照表
近視度數對照表
度數 | 屈光度 | 台灣近視指數 | 清析區遠點 | ||
50 | 0.5 | 20/10 | 2.0 | 200 | 公分 |
82 | 0.82 | 20/16.7 | 1.2 | 120 | 公分 |
100 | 1 | 20/20 | 1.0 | 100 | 公分 |
110 | 1.1 | 20/22 | 0.9 | 90 | 公分 |
125 | 1.25 | 20/25 | 0.8 | 80 | 公分 |
142 | 1.42 | 20/28.5 | 0.7 | 70 | 公分 |
166 | 1.66 | 20/33.3 | 0.6 | 60 | 公分 |
200 | 2 | 20/40 | 0.5 | 50 | 公分 |
250 | 2.5 | 20/50 | 0.4 | 40 | 公分 |
300 | 3 | 20/60 | 0.33 | 33 | 公分 |
330 | 3.3 | 20/66 | 0.3 | 30 | 公分 |
400 | 4 | 20/80 | 0.25 | 25 | 公分 |
500 | 5 | 20/100 | 0.2 | 20 | 公分 |
600 | 6 | 20/117 | 0.17 | 17 | 公分 |
700 | 7 | 20/142 | 0.14 | 14 | 公分 |
800 | 8 | 20/160 | 0.125 | 12.5 | 公分 |
900 | 9 | 20/182 | 0.11 | 11 | 公分 |
1000 | 10 | 20/200 | 0.1 | 10 | 公分 |
- Aug 26 Tue 2008 17:39
這樣的視力就是一級棒
這樣的視力就是一級棒
要看清楚物體、必須物體能聚焦再視網膜上、所以對遠近距離不同的物體、都需要靠睫狀肌、水晶體的伸縮、調整焦距、而使物體皆能聚焦在視網膜上。
簡單的說看遠時睫狀肌必須伸展、拉長水晶體、拉長焦距、相反看近時睫狀肌必須緊縮、使水晶體便短、縮短焦距。
所以只要睫狀肌的伸縮彈性很好、能伸得很開可看得很遠、能縮得很小、可看得很近、視力就是一級棒的。
- Aug 26 Tue 2008 15:39
眼睛結構功能介紹(五)
眼睛結構功能介紹(五)
黃斑部中心窩為投注影像焦點最敏銳、最適合的地方
位於視網膜最中央處,為投注影像焦點最敏銳、最適合的地方。
眼斜肌控制調節的肌肉也就是近視的來源
斜肌幾乎完全繞住眼球的中間,像腰帶一樣;它們依據位置被稱作上斜肌和下斜肌。是控制調節的肌肉,也就是近視的來源。
眼直肌控制調節的肌肉是產生遠視和散光的主因
直肌連在鞏膜,也就是是眼球的最外層,接近前面的地方。它們通過眼球上方、下方和兩側,直到眼眶的後方。在此處這四條直肌連結到一組骨頭,其形成的眼洞可讓視覺神經通過。直肌依其位置被稱為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和外直肌。是產生遠視和散光的主因。